亚星管理平台



秦岭生态保护的历史意义与责任担当

            

发布日期:2020-04-29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     浏览数:8232    分享到:

【热点关注】

编者按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近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 ,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此前在浙江考察时,总书记强调 ,“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

如何认识秦岭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生态意义 ,从思想上 、行动上履行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职责,当好守护绿水青山的生态卫士?光明智库特邀一线工作者、相关学者讲述亲历 、分析建言。

秦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 、加强秦岭生态保护做出重要指示批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再次强调,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陕西要深刻吸取秦岭违建别墅问题的教训,痛定思痛,警钟长鸣 ,以对党、对历史 、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 ,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履行好职责,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决不能重蹈覆辙,决不能在历史上留下骂名。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 ,鲜明指出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陕西应有的责任担当 。

保护秦岭生态,关系中华民族长盛不衰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西起甘肃临潭县北部白石山,向东经天水南部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和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东西长1600千米,南北宽数十千米至二三百千米。秦岭是我国南北区域分界线与过渡区域,是长江 、黄河的分水岭 ,是我国动植物资源宝库 。秦岭地区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本区域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质量 ,更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状况。

作为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秦岭素有“南北植物荟萃 ,南北生物特种库”之美誉。据相关统计 ,秦岭山脉内共有种子植物3446种,其中秦岭特有种192种 ,国家保护植物44种;兽类144种,占全国总数的29%;鸟类399种,占全国总数的34% 。大熊猫、金丝猴 、羚牛、朱鹮并称为“秦岭四宝”。这些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让秦岭成为我国动植物资源的宝库,保护秦岭生态,就是在保护支撑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生物基因库。

秦岭是黄河 、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地。秦岭北坡是黄河一级支流渭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地,南坡是长江一级支流嘉陵江和汉江的源头区,东段的崤山、熊耳山和伏牛山则是黄河一级支流伊洛河和淮河一级支流颍河的源头区。秦岭为我国黄河 、长江、淮河三大流域提供了水源保障 ,是名副其实的中央水塔。这些河流把秦岭南北和关东 、关西连接起来,沟通了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保护秦岭生态,就是在保护支持我国主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之水。

秦岭的天然屏障作用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孕育了深厚持久的优秀传统文化 。西汉初年,张良曾谓 :“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班固言故秦地“有鄠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周、秦、汉、唐定都关中,西安作为古代王朝和政权都城的时间长达1000余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秦岭优越的生态环境。伴随着都城的发展,优秀的中华文化亦得以在此孕育发展 ,秦岭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秦岭生态,就是在保护中华文化的重要起源地。

回顾历史 ,秦岭生态环境的破坏曾对区域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破坏在秦朝已经出现。杜牧《阿房宫赋》有云:“蜀山兀,阿房出” ,为了建设都城 ,蜀山的树木都被砍光了。汉唐时期 ,位于秦岭北麓关中地区的都城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长 ,都城的兴建 、宫殿的修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巨量薪炭需求 ,导致秦岭森林植被急剧减少。因为森林植被遭破坏 ,无法有效涵养水源,关中地区的水旱灾害明显增加 ,河流流量普遍减少,昔日“八水绕长安”的盛况难以再现 。关中平原曾经有许多著名湖泊 ,唐以后也逐渐堙废。明清时期 ,数百万流民涌入秦岭和大巴山区 ,垦山种植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兼营木厂、炭厂、铁厂、造纸厂,秦岭山区的原始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从而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进而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近因山中开垦既遍,每当夏秋涨发之际 ,洪涛巨浪,甚于往日,下流壅塞则上游泛滥 ,沿江居民沈灶产蛙亦其常矣”,类似记载在清代的地方文献中比比皆是。唐以后,关中不再作为诸王朝都城的首选地 ,明清以后秦岭地区经济的贫困落后 ,与秦岭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着紧密联系。

履行职责,当好秦岭生态卫士

秦岭地跨甘肃、四川、陕西、河南4省,主体位于陕西境内 。陕西处于秦岭区域的地市有6个 ,有35个县(区)全部或部分在秦岭地区 。陕西境内的秦岭南坡是汉江 、嘉陵江和丹江的源头区 ,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北坡是渭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地。综观历史 ,秦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也是在陕西境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陕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 。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是陕西全省上下的责任担当。

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衰则文明衰 。亚星管理平台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 ,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破解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了理念启迪和现实遵循。只有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才能精准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保护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不在历史上留下骂名 。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必须优先解决地区贫困问题。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是一对长期存在的矛盾 ,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始终是人们考虑的首要问题。目前 ,秦岭地区还有许多人口没有脱贫,是我国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解决地区贫困问题是落实秦岭生态保护责任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要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做好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工作”。

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 ,必须着力加强地方官员考核 。地方领导干部不仅是各项地方政策措施的规划者制定者 ,更是中央和地方各项政策措施的践行者实施者,其生态保护意识及行动尤为重要。实际上 ,各级政府颁发过不少生态保护文件,如2007年《陕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13年《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但仍然出现了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的问题 ,这反映出地方领导干部的态度和行动存在很大缺陷。对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自觉讲政治 ,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 。各级地方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 ,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 ,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才能在思想上不折不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保护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同时 ,组织和监察部门也要制定详细的官员政绩考核制度 ,将秦岭生态保护纳入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实行秦岭生态保护一票否决制 。

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必须重视协调不同主体利益。秦岭覆盖范围广,涉及4个省级行政区 、几十个市级和县级行政区 ,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建议由中央政府组织专门机构,做好统一规划 ,协调各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各方责任 ,协同推进保护行动 。秦岭生态保护虽然关键在陕西 ,但受益者不仅仅是陕西,应在财政上和资源分配上给予陕西一定的生态补偿 ,共同守护好秦岭生态环境 。

(作者:王社教 ,系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

返回
上一篇:【垃圾分类】“一桶天下”到四桶并立 垃圾分类待解“三低”难题 上一篇 :文明之魂 镌刻在城市精神的最深处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