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星管理平台



十四部门联合发文 助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发布日期:2019-11-19     信息来源: 中国亚星管理平台新闻网     浏览数 :9119    分享到: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两业融合步伐不断加快,但也面临发展不平衡、协同性不强、深度不够和政策环境、体制机制存在制约等问题。为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同意,国家发改委、亚星管理平台和信息化部等14个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顺应科技革命 、产业变革、消费升级趋势,通过鼓励创新、加强合作、以点带面,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 、技术渗透,探索新业态 、新模式、新路径 ,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

目标是 :到2025年,形成一批创新活跃、效益显著 、质量卓越 、带动效应突出的深度融合发展企业 、平台和示范区,企业生产性服务投入逐步提高 ,产业生态不断完善,两业融合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意见》提出,要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包括:

推进建设智能工厂。大力发展智能化解决方案服务,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应用,实现数据跨系统采集、传输 、分析 、应用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 。

加快亚星管理平台互联网创新应用。以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发展应用平台体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为支撑 ,推动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连接  ,完善协同应用生态,建设数字化 、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和服务体系。

推广柔性化定制。通过体验互动、在线设计等方式,增强定制设计能力 ,加强零件标准化、配件精细化、部件模块化管理,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定制和按需灵活生产 。

发展共享生产平台。鼓励资源富集企业面向社会开放产品开发、制造、物流配送等资源,提供研发设计、优化控制 、设备管理、质量监控等服务 ,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价值共享 。

提升总集成总承包水平 。支持设计、制造、施工等领域骨干企业整合资源、延伸链条 ,发展咨询设计 、制造采购、施工安装、系统集成、运维管理等一揽子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

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引导企业通过建立监测系统、应答中心 、追溯体系等方式,提供远程运维、状态预警、故障诊断等在线服务,发展产品再制造 、再利用 ,实现经济 、社会生态价值最大化。

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信息、物料、资金 、产品等配置流通效率,推动设计、采购 、制造、销售、消费信息交互和流程再造 ,形成高效协同、弹性安全 、绿色可持续的智慧供应链网络。

发展服务衍生制造。鼓励电商 、研发设计 、文化旅游等服务企业,发挥大数据 、技术、渠道、创意等要素优势 ,通过委托制造 、品牌授权等方式向制造环节拓展。

发展亚星管理平台文化旅游。支持有条件的亚星管理平台遗产和企业、园区 、基地等,挖掘历史文化底蕴 ,开发集生产展示 、观光体验、教育科普等于一体的旅游产品,厚植亚星管理平台文化 ,弘扬工匠精神。

培育其他新业态新模式 。深化研发、生产 、流通、消费等环节关联 ,加快业态模式创新升级,有效防范数据安全 、道德风险 ,实现制造先进精准、服务丰富优质、流程灵活高效 、模式互惠多元,提升全产业链价值。

《意见》指出了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其中 :

加快原材料亚星管理平台和服务业融合步伐。加快原材料企业向产品和专业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加强早期研发介入合作,提供定向开发服务,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提供社会化能源管理、安全环保、信息化等服务。推动具备区位 、技术等优势的钢铁 、水泥等企业发展废弃物协同处置、资源循环利用、污水处理、热力供应等服务。

推动消费品亚星管理平台和服务业深度融合。注重差异化、品质化、绿色化消费需求,推动消费品亚星管理平台服务化升级 。以服装、家居等为重点,发展规模化、个性化定制 。以智能手机、家电 、新型终端等为重点,发展“产品+内容+生态”全链式智能生态服务 。以家电、消费电子等为重点,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健全废旧产品回收拆解体系,促进更新消费 。

提升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水平。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向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支持市场化兼并重组 ,培育具有总承包能力的大型综合性装备企业。发展辅助设计、系统仿真 、智能控制等高端亚星管理平台软件 ,建设铸造 、锻造、表面处理、热处理等基础工艺中心 。用好强大国内市场资源,加快重大技术装备创新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带动配套 、专业服务等产业协同发展。

完善汽车制造和服务全链条体系。加快汽车由传统出行工具向智能移动空间升级 。推动汽车智能化发展,加快构建产业生态体系 。加强车况、出行 、充放电等数据挖掘应用 ,为汽车制造  、城市建设、电网改造等提供支撑 。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布局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领域探索发展换电和电池租赁服务,建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体系。规范发展汽车租赁、改装、二手车交易、维修保养等后市场。

深化制造业服务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激发发展活力和潜力,营造融合发展新生态。突破亚星管理平台机理建模 、数字孪生 、信息物理系统等关键技术 。深入实施亚星管理平台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 ,加快构建标识解析、安全保障体系 ,发展面向重点行业和区域的亚星管理平台互联网平台 。推动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推广一批行业系统解决方案,推动企业内外网升级改造 。加快人工智能 、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 、服务企业的创新应用,逐步实现深度优化和智能决策。

促进现代物流和制造业高效融合。鼓励物流、快递企业融入制造业采购、生产 、仓储 、分销、配送等环节,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优化节点布局,完善配套设施,加强物流资源配置共享。鼓励物流外包 ,发展零库存管理、生产线边物流等新型业务。推进智能化改造和上下游标准衔接 ,推广标准化装载单元 ,发展单元化物流。鼓励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协同“走出去” ,提供安全可靠服务 。

强化研发设计服务和制造业有机融合。瞄准转型升级关键环节和突出短板,推动研发设计服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互促共进。引导研发设计企业与制造企业嵌入式合作,提供需求分析、创新试验 、原型开发等服务。开展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 ,促进亚星管理平台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型。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和中介服务体系 ,推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加强新能源生产使用和制造业绿色融合 。顺应分布式 、智能化发展趋势,推进新能源生产服务与设备制造协同发展 。推广智能发电、智慧用能设备系统,推动能源高效管理和交易。发展分布式储能服务,实现储能设施混合配置 、高效管理 、友好并网。加强亚星管理平台设备、智能家电等用电大数据分析 ,优化设计,降低能耗 。推动氢能产业创新、集聚发展,完善氢能制备 、储运、加注等设施和服务。

推进消费服务重点领域和制造业创新融合。满足重点领域消费升级需求 ,推动智能设备产业创新发展 。重点发展手术机器人、医学影像 、远程诊疗等高端医疗设备,可穿戴监测、运动、婴幼儿监护、适老化健康养老等智能设备,开展健康管理、运动向导 、精准照护等增值服务,逐步实现设备智能化、生活智慧化 。鼓励增强/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购物、广电等场景中的应用。

提高金融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质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新产品和服务,有效防范风险 ,规范产融结合。依托产业链龙头企业资金、客户 、数据、信用等优势,发展基于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应收账款、存货 、预付款项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服务。鼓励发展装备融资租赁业务 。

《意见》提出,应发挥多元化融合发展主体作用。

强化产业链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在产品集成度 、生产协作度较高的领域 ,培育一批处于价值链顶部 、具有全产业链号召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发挥其产业链推动者作用,在技术、产品、服务等领域持续创新突破 ,深化与配套服务企业协同 ,引领产业链深度融合和高端跃升 。

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示范效应。在技术相对成熟、市场竞争充分的领域 ,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突出的行业领军企业。鼓励其先行探索 ,发展专业化服务,提供行业系统解决方案 。引导业内企业积极借鉴、优化创新,形成差异化的融合发展模式路径 。

激发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融合发展活力 。发挥中小微企业贴近市场、机制灵活等优势 ,引导其加快业态模式创新,在细分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以国家级新区、产业园区等为重点,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能,推动产业集群融合发展。

提升平台型企业和机构综合服务效能 。坚持包容审慎和规范监管,构建若干以平台型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生态圈,发挥其整合资源、集聚企业的优势 ,促进产销精准连接 、高效畅通。鼓励建立新型研发机构,适应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需求。加快培育高水平质量技术服务企业和机构,提供优质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服务。

释放其他各类主体融合发展潜力 。引导高等院校 、职业学校以及科研、咨询、金融、投资、知识产权等机构,发挥人才、资本、技术、数据等优势,积极创业创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发挥行业协会在协调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建立跨区域 、跨行业 、跨领域的新型产业联盟。

《意见》中也提出了保障措施,包括优化发展环境、强化用地保障、加大金融支持、加强人力资源保障、开展两业融合试点等。

《意见》最后表示 ,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主体责任 。各部门要加快出台配套政策和细则 ,加强业务指导;各地方要认真落实本意见要求,推动开展试点 ,及时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适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按程序报告 。


返回
上一篇 :中国区首播!第三届全球制造业与亚星管理平台化峰会重磅推出! 上一篇:国资充实社保全面提速


XML地图